『我可能會進入每一個家』
後期聖徒教會的總會會長團於1898年3月11日,舉行了例行事務會議,此會議後來具有深遠的重要性。惠福‧伍會長和他的諮理約瑟‧F.斯密和喬治‧肯農最近才剛收到來自世界各地的傳道部會長寄來的幾封信件,要求總會派傳教士姊妹。1 其中一封信來自歐洲傳道部會長團的約瑟‧麥克墨林,他提到「幾個英國人較願意聽姊妹的信息,卻不願意聽長老的信息的例子。」他在信中繼續說道,他相信「如果能有幾位開朗聰明的女性被召喚去英國傳教,傳道事工必然會有很好的成果。」2
「如果能有幾位開朗聰明的女性被召喚去英國傳教,傳道事工必然會有很好的成果。」
約瑟‧麥克墨林
歐洲傳道部會長團
歐洲傳道部會長團
經過一番討論,會長團最後決定召喚和按手選派單身的傳教士姊妹,並提供她們證明書,授權她們去傳播福音,這在教會歷史上是首例。此番舉動為後期聖徒傳道事工和教會中的婦女開啟了大門,進入一個新時代。
如果沒有伊利莎白‧麥克昆,麥克墨林大概就不會寫那封信。
伊利莎白‧克拉利琪於1852年在英國出生,她在猶他州尼腓的郊區長大。16歲時,她的父親撒姆耳回應了百翰‧楊的召喚,去開拓一片「泥濘荒地」,也就是後來的南內華達州的沙漠。當她在幾年後回到北部時,她與青梅竹馬,前景看好的年輕商人阿弗雷多‧麥克昆結婚。一連串事業上了不起的成功,很快地讓阿弗雷多和伊利莎白一躍成為猶他州最富有的家庭之一。
然而,財富讓伊利莎白付出了代價。阿弗雷多因為花越來越多的時間專注在事業上,而開始離教會越來越遠。伊利莎白雖然因為這事傷心欲絕,但是她仍然忠於丈夫,祈求神讓他的信心最終會重生。對她來說,她認為她只是在管理這些財富,確保她的家庭慷慨地向教會捐獻,以協助教會推動各項計畫,並為有需要的朋友和家人提供支持。由於生活環境的關係,她能抽出時間在她支會的女青年協進活動促進協會服務,她也成為很好的家譜專家。
歐洲之旅
1897年2月,麥克昆家庭準備好要花一段長時間遊覽歐洲。他們此行會去伊利莎白在英國的家鄉,也會去法國和義大利。儘管家人們計劃要看非常多的景點,但伊利莎白將這趟旅程,視為她進一步研究家譜的機會。
「當你說明福音的原則時,你的心思意念會像天使一樣清晰。」3
朗卓‧舒給伊利莎白‧麥克昆的祝福
由於她把這次家譜研究看作是一項靈性任務,她在出發前拜訪了朗卓‧舒會長,請他給她一個聖職祝福。他的話語暗示了她另一項靈性的目的:「他所說的其他美好應許之中有一項是『當你說明福音的原則時,你的心思意念會像天使一樣清晰。』」4 伊利莎白於歐洲旅行時所經歷的種種事件,她越來越了解這些話的意義。
伊利莎白當時旅遊的時候,還是一位45歲,育有7個孩子的母親。她最小的四個孩子5 一路在旅程中陪著她;她很期待能和她19歲的兒子雷曼團聚,雷曼當時正在英國傳教。一到英國,麥克昆家庭就在伊斯特本這個時髦的渡假小鎮租了一間房子。那房子「又大又寬敞,庭院開闊而美麗。」6 她邀請雷曼和該區的一些長老到他們的房子作客。
伊利莎白和她的女兒菲經常陪著長老們在伊斯特本的海濱長廊上舉行街頭聚會。他們會唱聖詩來吸引群眾的注意,而且在長老講道時幫忙拿他們的書和帽子。7 這些街頭聚會結束之後,長老們邀請那些有興趣的人打電話到格蘭奇花園4號,也就是麥克昆家庭暫住的居所找他們。人們自然而然對此感到驚訝,畢竟,摩爾門長老通常住在比較貧困的地方。
伊莉莎白參加了這些街頭聚會,也和長老挨家挨戶分發傳單8 ,這些經驗使她知道,別人偶爾投來的鄙視目光並不是那麼可怕。但是她希望能在宣講福音的角色上更加主動。她說她「有時候會有強烈的渴望想開口,她覺得因為她是女性,所以可能可以獲得比年輕男子更多的關注,因此能促成好事。」〔她〕雖然是個渴望獲得成功的人,但她也擔心,如果她「有這項榮幸,〔她〕也可能會把事情搞砸。」但這樣與人分享的機會,比她預想的還要早就來到。
『惡名昭彰的賈曼』
1880年至1890年間,有位曾是後期聖徒、叫作威廉‧賈曼的人旅行至英國各地,宣傳他最近出版的反摩爾門書籍。他毫不留情地攻擊教會,對猶他州的生活情況說些不實的話,這些嚴重的指控不僅引起騷動,人們更因為他曾是教會的成員,也就是所謂的「內幕知情人士」,而覺得這些指責更可信和真實。簡言之,他就是引起教會公共關係問題最大的主因。9 他針對摩爾門婦女和她們角色的言論對教會特別不利,而傳道部領袖發現,單靠一群年輕男性傳教士的力量,很難對抗這樣的言論。
1897年過去了,半年一次的倫敦大會快到了。倫敦的聖徒們於10月28日聚在克拉肯威爾的小鎮會議廳,接受當地領袖的教導。伊利莎白‧麥克昆也是參加下午場次的其中一員。會議廳「滿滿的都是聖徒和陌生人;一些知名人士也在場。」儒榮‧威爾斯會長和他的諮理約瑟‧麥克墨林對前來參加會議的人演講。伊利莎白因他們的演講而內心澎湃,她感到「所有的聽眾大概都已因他們所彰顯的力量而歸信。」
麥克墨林談到「賈曼和他的女兒們大量散布的卑鄙謊言,他們說摩爾門婦女被監禁在猶他州的一道牆後面,說她們很愚昧,並住在很惡劣的環境中。」就在那時,伊利莎白驚訝的聽到他說:「我們現場就有一位猶他州來的女士,她和她的丈夫與家人在歐洲境內各處旅行,而得知我們要舉辦這場大會後,她也一起參加了聚會。我們接下來要邀請麥克昆姊妹於今晚演講,告訴你們她在猶他州的經驗。」10
她後來坦承說這項宣布「幾乎把我嚇死了」。麥克墨林邀請那些在場的人邀請他們的朋友參加當晚的聚會,來聽「猶他州來的女士」演講。伊利莎白繼續說道:「長老們向我保證,他們對我有信心,並會為我祈禱,而我也向天父熱切地祈求幫助和支持。」她謙虛地說:「我在心裡這樣說:『噢,如果猶他州其中一位出色的婦女演講者,能代替我運用這次大好的機會演講,將會有多好啊!』」11
『猶他州來的女士』
晚間聚會的時刻逐漸近了,會議廳開始湧進越來越多人。大會的紀錄員記錄:「儘管我們在會議廳額外加了很多坐位,也開放了上層的坐位,但還是有人進不去。」12 消息傳開之後,好奇的群眾紛紛聚集起來聽猶他州來的女士演講。
「我們的丈夫以他們的妻子和女兒為榮;他們不認為神創造她們,只是為了要她們洗碗和照顧嬰兒;他們給她們機會參加所有的聚會和課程,並讓她們參與所有能教育、培養她們的事。我們的宗教教導我們,妻子應該和丈夫肩並肩,他們的地位是一樣高的。」
伊利莎白‧麥克昆
她回憶道:「作完最後的祈禱後,我站起來向聽眾演講。……我告訴他們,我是在猶他州長大的,我熟悉那裡的每一吋土地,也認識大部分的人。我談到我經常在美洲和歐洲旅行,並說,我沒有在其他任何地方找到比猶他州的摩爾門婦女更受到尊重的婦女。」
伊利莎白繼續說:「我們的丈夫以他們的妻子和女兒為榮;他們不認為神創造她們,只是為了要她們洗碗和照顧嬰兒;他們給她們機會參加所有的聚會和課程,並讓她們參與所有能教育、培養她們的事。我們的宗教教導我們,妻子應該和丈夫肩並肩,他們的地位是一樣高的。」13
伊利莎白親自說的這些話令人感到震撼。這個由摩爾門婦女發表的簡單講道,洗清了賈曼所污損的教會名譽,其力量之大,是長老們怎麼樣努力都辦不到的。會議結束後,幾位陌生人來找伊利莎白。其中一位說:「如果能有更多摩爾門婦女來這裡,必定能促成許多好事。」另一位說:「我的心中一直有渴望見到一位摩爾門婦女,並聽她說話,女士,你的聲音和話語中充滿真理。」14 伊利莎白總結道:「這次事件開了我的眼界,使我明白身為姊妹,也能做這樣偉大的事工。」
麥克墨林會長仔細地記下那場會議的結果,並邀請伊利莎白陪同他去參加下星期日的諾丁罕大會。她和她的兒子雷曼都在諾丁罕的大會上演講。而她的主題是:「猶他州人民的狀況」15 她回憶道:「在這之後,每一個分會都希望我到他們的聚會中演講。他們說如果我去的話,參加的人數就會非常的多。」16
她因快要出發前往義大利,而無法有更多機會演講,但是她已播下了種子。麥克墨林會長深信她是「消除許多偏見的工具。」他在麥克昆家庭離開之後不久,就寫信給總會會長團。許多從英國寄給猶他州總會持有權柄人員的私人信件,也含有和這封信件相同的信息,指出「猶他州女士的見證,為此地帶來很深遠的影響」,以及她們如何使人用更公平的判斷來看待教會,而非用「老舊錯誤的想法」。17
著手計劃
在1898年3月11日,總會會長團決定召喚傳教士姊妹,在隨後的幾週,消息開始傳開。在一場由男青年和女青年協進活動促進協會理事會舉辦的接待會上,喬治‧肯農會長宣布:「我們已經決定要召喚一些有智慧又謹慎的婦女,來從事傳道事工,」18 提到伊利莎白和其他人所作的貢獻。約瑟‧F.斯密也對女青年領袖談到關於這項「擺在錫安的女兒們面前的偉大事工。」19
「我們已經決定要召喚一些有智慧又謹慎的婦女,來從事傳道事工。」
喬治‧肯農
總會會長團諮理
總會會長團諮理
在1898年4月的大會上,肯農會長向廣大的教會聽眾宣布,要定期召喚傳教士姊妹的決定。他提到一位婦女「認識我們之中的某位姊妹時非常高興,也因她而加入了教會,這位姊妹聰慧,並且不會將這位婦女視為一個可憐受壓榨的奴隸。我們無疑地可以知道,就是因為她找到了這位如同紳士一樣聰慧,體面,端莊嫻雅的婦女,她才加入教會。」肯農會長注意到,儘管這些姊妹無法執行教儀,「她們可以作見證;她們可以教導;她們可以發傳單,她們可以做許多偉大的事,協助傳播主耶穌基督的福音。」20
1898年4月1日,伊妮斯‧耐特和露西‧布里何被按手選派為教會歷史上第一批單身、被授權的女性傳教士。她們都被指派到歐洲傳道部,而在她們於4月21日抵達後的3天內,她們開始在分會聚會上、街頭聚會和大會上演講,她們被稱為「真實活著的摩爾門婦女」。她們特別將職責焦點放在拜訪「對我們的人民有奇怪想法的陌生人」。21 耐特和布里何是成千上萬去傳教的婦女中第一批的傳教士姊妹,而指派姊妹當傳教士的傳統也一直持續至今。
伊利莎白‧麥克昆在接下來的幾年中有更進一步的機會參與傳道事工。22 對於成為傳教士姊妹的先驅者,她後來分享了她的觀點23: 「我在國外的時候,總有種熱切的渴望,想將我所知道是真理的事物,分享給天父的兒女。無論我去何地拜訪,每當有機會和人交談,我都會將談話的主題轉移至我心中覺得最重要的主題。我經常有榮幸能對那些從沒聽過福音的人宣講福音。有時我問自己:『我為什麼有這樣的感受,我又不是傳教士?』某天,我告訴我的女兒,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婦女會被召喚去傳教。我經常覺得,如果我能像那些年輕的男性一樣受神的委託,我可能會進入每一個家,並開始和人們談論有關宗教的話題;向他們每一位留下我誠摯的見證。」24